
人看外表,神看內心。這里的外表,不是顏值,乃是一個人外在所表現出來的言行,舉止,風度,態度等等。我們很容易去論斷,比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說話很急躁,馬上就會認為此人毫無修養,甚至毫無思想。再接觸,才發現,只是性情急躁,言語速度快,但并非沒有修養,也還是很有思想。
再比如,我們看一個人非常完美,在西方電影里比較多見這樣的橋段,往往看上去最溫文爾雅的人,恰好是最壞的罪犯。美國曾有一個真實的案例,一個知名的律師是一個非常殘暴的家暴妻子的丈夫。可見,我們實在常常犯一種錯誤,我們將自己主觀的判斷加到他人身上,并且深信不疑。
可是,人性如此復雜幽暗,人有多少面,有多少曲折,有多少詭詐,人自己恐怕都說不清楚。
你誤解人,也被人誤解。小時候看金庸的電視劇,明明就那么明明白白的一個事情,卻因為一個誤會,怎么都解釋不清楚。后來的電影和電視劇把誤解都當成了主要的故事進展的要素。無誤解,不成戲。人生也如此,無誤解的生活是不存在的。
因為看到對方請你吃很便宜的一碗面,就斷定這是個吝嗇的姊妹,那你就錯了,你完全想不到,在你離開的時候,她想到你的經濟不好,偷偷的往你的包里塞了500塊錢。你們分開后幾個小時,她才告訴你。這是件真事。
而教會里的一位弟兄就因為一個姊妹在某次聚會中穿了一條短裙,就認為這個姊妹輕浮,他并不知道,這位姊妹,只是長裙子洗了,又因為出差回來來不及換直接去了教會。
在一個矜夸的年代,我們很容易忽視人的內心,在乎人的表面。
好在,人看外表,神看內心。
所以,如果有一天,你看到你看不起的某位肢體竟然在天堂戴著美麗的冠冕,而你竟然沒有,千萬不要覺得奇怪,因為神看內心。
人看外表為何常常與真相未必吻合呢?因為每個人因著家庭、個性、社會的影響,產生了獨特的思維烙印,有著各自對人和事物的看法導向和標準。而我們的眼睛看到的,并不是真相。我們沒有觀心術。我們只相信我們的眼睛和我們的邏輯,理性,甚至直覺。
我是個極其敏感的人,一直很在意別人說話的態度語氣,所以免不了過度詮釋,而生氣。明明對方話里沒那個意思,我卻聽成了嘲諷等等。而某一次,一個我認為相處的挺不錯的姊妹在背后,跟另一個姊妹說我乖逆。而這句話顯然給了那位姊妹造成了影響和誤解,后來交往深了,她把這話告訴我說,姐姐,我覺得你人挺不錯的啊。可是,這句話對我影響卻不是好的。后來,當我逐漸了解到那位論斷我的姊妹出于無心,同時自己本身看問題偏執。于是,我才釋然,人的話,如果錯了,你別介意,如果有道理,就改正,不也挺好嗎?
我記得是有個典故是說,一個被每個人都說成好人的人一定有問題。圣經里有句類似的話:眾人都說你好的時候,你就有禍了。雖然這節經文不是我這種解法,但其中我發現了這樣一點聯系,因為一個真正正直的,有著清白良心的人,肯定不會讓人人滿意,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和判斷,甚至惡人也有自己的判斷。
喜歡論斷的人,往往是有自己感受,且覺得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是正確的人,他們自認為自己看到了別人沒看到的,比如,你如果談話里一直用“”我,我,我,“”他就說,你看你一直用“”我“”,這不是典型的自我中心嗎?
這就是最多見最自以為是的論斷,一點也不高明。
鳥兒曾去過天空,你卻不懂什么叫飛翔。(圖片來自網絡)
后來,因為總是有被人說的,被人批評的事情發生,心里總是很煩悶,我一直對那些說話直接的人說,你們沒必要用你們的眼睛看,然后用你們的口就表達。這不是坦率,這其實挺傷人。我們真的沒有資格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,不是嗎?你沒發現自己眼里的梁木,而僅僅是看到了別人眼里的那根刺,很不舒服。必須說出來,是嗎?
記得蔡琴在一次演唱會上說過這樣一句話說,對于生活不順遂的人,我們常常都會安慰鼓勵。
我被這句話感動了,因為我們說話,要顧及對方的處境,不能一味的指責論斷,因為人的內心是不同的,你按照理性和邏輯推理的,和那個人真正的實情,一定相符嗎?
有時候我們不要拿著《基督教要義》,拿著陳ge弟兄的文字到處批評人,一會荒漠甘泉有問題,一會誰誰誰有問題。
一個熱衷批評別人的人,也必須熱衷批評自己,不然,我一定不服氣。瞧,寫到這里,一定有人要對我有意見了。
好在,人看外表,神看內心。
TAG:
贊助商鏈接